【健康科普】中医未病先防 筑牢基孔肯雅热防护屏障
一、疾病认知与中医辨证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由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基孔肯雅热是由感染病毒的伊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突发高热(>39℃)、关节剧痛(致患者弯腰曲背)、皮疹为核心症状,少数患者可能遗留数月关节疼痛。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但中医将其归为“湿热疫”或“湿温病”范畴,核心病机为湿热邪毒郁遏经络。岭南湿热气候与本地夏季湿闷环境相似,蚊虫滋生加速疫毒传播,而人体正气不足、湿邪内蕴时更易感邪。因此,中医防治遵循“避其毒气、扶助正气”原则,通过环境干预、体质调理、应急处理三重防线降低风险。
二、中医防蚊驱蚊四法:切断传播链
1. 中药香囊避秽驱虫
配方:艾叶10g、薄荷10g、藿香10g、白芷10g、丁香10g、紫苏10g、苍术10g(蚕豆病患者去除薄荷)。
用法:药材研末装袋,悬挂门窗、床头或随身佩戴,每2周更换一次。芳香药材挥发精油可干扰蚊虫嗅觉,兼有化湿醒脾之效。
2. 环境防蚊综合策略
中药喷剂:金银花15g、紫苏叶15g、藿香10g加水1L煮沸浓缩至500ml,冷却后喷洒衣物及居室角落,天然成分安全无刺激。
苍术熏烟:取苍术50g置于耐热容器中阴燃(注意防火),利用辛烈烟气驱蚊消毒,适用于蚊虫密集区域,熏后需通风。
驱蚊绿植:阳台种植薄荷、香叶天竺葵、夜来香,其挥发性精油可形成天然防护屏障。
3. 中药药浴防护
沐浴方:艾叶30g、金银花20g、佩兰20g、紫苏20g布包煎煮,药液兑入洗澡水或擦身,洗后体味可持续驱蚊2-3小时(蚕豆病禁用薄荷)。
4. 物理防蚊基础措施
安装纱窗蚊帐、穿浅色长袖衣裤,避免清晨/黄昏蚊虫活跃期外出;
每周清理积水(花盆托盘、废弃容器、空调排水管),阻断蚊卵孳生环境。
三、体质调理:健脾化湿,固本御邪
湿热季节易伤脾胃,导致湿浊内停、卫外不固。调理以“清热祛湿、健脾益气”为纲:
1. 药膳食疗方
适用人群 |
推荐方案 |
功效与组成 |
通用预防 |
荷叶薏米粥 干荷叶煮汁+薏米30g+粳米50g |
清热化湿 |
湿热重者 |
赤小豆冬瓜汤 赤小豆30g+冬瓜200g |
利水消肿,预防关节肿痛 |
脾虚湿困 |
四神汤 莲子/芡实/茯苓/山药各15g+瘦肉 |
健脾祛湿
|
气阴两虚 |
西洋参石斛饮 西洋参5g+石斛10g,煎汤代茶 |
康复期益气生津 |
禁忌 |
肥甘辛辣、海鲜发物 忌羊肉、芒果、酒类 |
防湿热郁结 |
2. 代茶饮日常调理
健脾祛湿茶:陈皮5g、茯苓10g、扁豆花5g、荷叶5g,沸水冲泡频服,促进脾胃运化。
疏肝清火茶:胎菊3g、金银花5g、生甘草2g,适合焦虑失眠、口干口苦者。
- 经络穴位保健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每日揉按3分钟,健运脾胃、提升正气。
关元穴(脐下3寸):虚寒体质者艾灸5分钟,温阳固本(避免夏季长时间灸以防上火)。
八段锦/太极拳:每日练习20分钟,疏通经络,增强抗病力。
四、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1. 儿童
佩戴改良香囊(减少刺激性药材),衣领处固定防误食;
常食山药小米粥健脾,避免寒凉冷饮。
2. 孕妇
慎用精油及活血药材,宜饮莲子百合安神汤(莲子20g+百合15g);
卧室放置夜来香驱蚊,物理防蚊为主。
3.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
关节冷痛者可用热奄包(吴茱萸+粗盐炒热布包)温熨膝踝;
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湿热诱发基础病加重。
五、疑似感染应急处理与就医警示
1.出现以下症状需紧急就医:突发高热(>39℃)伴关节剧痛、全身皮疹;症状进展迅速,尤其老年或孕妇患者。
禁止自行用药:
2.禁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诱发溶血或加重关节症状。
3.临时缓解措施:
高热:点刺大椎穴或耳尖放血泄热(需专业人员操作);
关节剧痛:桑枝30g+秦艽15g煎汤冷敷肿痛处,或按揉合谷穴(虎口处)缓解疼痛。
中医防治理念强调“人与环境共生”,唯有全民清除蚊媒孳生地、强化体质正气,方能筑牢疫病防线。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将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咨询电话:23193651 (中医门诊)
地 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门诊4楼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